图文展示
副标题

视觉功能训练

锻炼眼睛,就像锻炼身体一样!


微信图片_20190811090830.jpg

视功能训练是根据被训练者特定的眼睛状况,制定的一套眼睛训练方法。通过锻炼双眼或单眼调节、辐辏和眼球运动,以及关联性训练,从而解决视异常问题,提高视觉品质。


适应的人群和症状

视功能训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很多眼科问题,对调节异常、早老花、假性近视、近视、视疲劳、阅读障碍、斜视手术后功能恢复、外隐斜等都有一定效果,特别是针对弱视的综合训练更是目前治疗儿童弱视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视功能训练对任何年龄人群都有一定效果,对有上述症状的人群有明显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效果。然而就像奥运冠军一样,儿童、少年、中青年人群,训练效果会更明显。


视功能训练与青少年近视防控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突然就近视了?

其实并不“突然”,近视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眼睛的各种不适症状,一直在向你示警。


通过训练改善视功能,达到增强对近视的抵抗力

经多年验证,近视增长率下降50%~90%


宁海看健眼科三折页.jpg


适用症状:
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引起的眼痛、眼酸。
2.视物模糊及疲劳、偶尔有畏光、流泪等,并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脖子僵硬、全身乏力等。
3.看东西眯眼、经常性揉眼等。


视功能训练项目一:青少年近视防控训练!

适应人群: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头痛、困乏、眼酸胀、重影、模糊、聚焦困难或调节性近视增长过快的人群
训练步骤:单眼调节—双眼集合—双眼调节—双眼融像及立体视训练—动态调节训练使用器械:需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方案。
训练时间:家庭训练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每周到训练室进行1-2次升级、强化训练


视功能训练与视疲劳

当眼睛过度使用时就会造成视疲劳(Asthenopia),一方面,它会让人很难集中注意力,甚至导致头痛;

另一方面,青少年反复视疲劳,容易造成假性近视,甚至发展为真性近视。



为什么会出现视疲劳?

通常是因为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之后或在昏暗的环境下用眼,从而造成视力的变化。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还会造成视屏终端综合征(VDT)

发病机制:

调节及集合功能改变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引起调节功能和集合功能不足,主要与调节痉挛有关,尤其是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就是因为睫状肌痉挛而造成的视力下降。

瞬目(眨眼)减少

普通人正常每分钟瞬目10~15次,而长时间阅读或者使用VDT,瞬目次数最多时可下降60%,从而引发干眼症。


视功能训练项目二:改善视疲劳训练

适应人群: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眼部疲劳、不适以及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群

训练步骤:1、 单眼调节训练(提高调节灵敏度)—字母表(晶体操)

                 2、 融像训练(建立生理性复视)—聚散球、集合卡

                 3、 双眼调节训练(双眼等量同步)—双面镜、视力卡

                 4、 中心融像及聚散训练(达到快速融合有立体视)—固定矢量图、可变矢量图

                 5、 感知融像及跳跃训练(提高跳跃式融像能力)—偏心的同心圆卡、 裂隙尺

训练时间:家庭训练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每周到训练室进行1-2次升级、强化训练

宁海看健眼科三折页.jpg


视功能训练与斜弱视改善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 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比如下楼梯没有深度感,看东西没有方位感和距离感,大多数弱视患者同时伴随有斜视。

传统方法与综合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健康眼遮盖法,但幼儿依从性差是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最佳的治疗方法为“综合疗法”,即配戴眼镜、健眼遮盖、光学药物疗法(压抑疗法)和弱视训练项目(增视、光栅生理刺激、红色滤光片和海丁格刷法等)的综合使用。

       未来发展方向:

       2014年12月1日,第12届世界斜视弱视大会(每四年一届)在日本京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采用双眼刺激疗法重新调整优势眼和弱视眼的竞争关系,可能将突破目前单眼遮盖疗法的缺陷,开拓新的弱视治疗干预措施,代表了弱视治疗理论研究的突破和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资料:《从第12届世界斜视大会看斜视弱视研究的发展趋势》赵堪兴等著


宁海看健眼科三折页.jpg

视功能训练项目三:弱视训练

适应人群:弱视人群
训练步骤:
一、双眼刺激疗法
    ①后像镜治疗(基础)
    ②光栅、光刷、红色滤光等任选其一(依据患儿兴趣及年龄选择)
二、强化锻炼弱视眼 单眼调节—双眼集合—双眼调节—融像范围
三、特殊训练脱抑制训练(双眼视力相差极大,单眼几乎没有视力的情况下)
训练时间:家庭训练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每周到训练室进行1-2次升级、强化训练


视功能训练与延迟花眼的年龄!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韩愈《祭十二郎文》。老花眼是一种自然性老化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普通人大约在40至45岁开始出现老花眼,然而,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到40岁就出现老花症状,就被称为早老花jiaoz5.jpg


视功能训练项目四:预防早老花训练

适应人群:调节力下降、视近困难、聚焦不准确或出现早老花症状的人群
训练步骤:单眼调节—视觉扫视与追随运动—双眼调节—感知性融像—运动性 融像
训练时间:家庭训练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每周到训练室进行1-2次升级 、强化训练